长期从事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关新基因挖掘、定位、克隆、功能分析及育种利用研究,主要包括籼粳杂种不育新基因以及相应广亲和基因的发掘、定位、克隆与功能研究,开发相应分子标记和育种技术,成功培育籼粳交高产水稻新材料、新品系,取得显著成效。包括发掘qHMS7、S7、S31、DAO等9个育性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了4个杂种不育基因。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云南联合基金,国家转基因项目子课题,国家863子课题,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等课题10余项目,目前主持在研课题2项。2018年作为同等贡献第一作者首次报道植物中的自私基因qHMS7控制水稻种间杂种不育,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自私基因使种间杂种F1育性得到恢复,克服了杂种优势利用过程中水稻杂种不育的难题,相关成果发表在2018年6月份的《Science》杂志。2013年作为第一作者克隆水稻生殖发育关键基因DAO,该基因能够将有活性的植物激素生长素降解为氧化生长素,从而控制植物的生殖发育,相应的结果发表在《Developmental Cell》。此外,通过对不育基因位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参与育成了一个与籼稻广亲和的粳型不育系509S,该不育系与籼稻品种杂交表现强大的籼粳杂种优势,该不育系提供给全国18家育种单位利用,其中有8个组合已参加国家和省级区试。近五年来以同等贡献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Developmental Cell、Plant Cell、Plant Physiol.和Genetics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已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已获得授权植物新品种保护权9项。2012年,‘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本人排名第2;201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本人排名第2:2012年获南京农业大学首届“钟山学术新秀”; 2016年获江苏省特聘教授;2017年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资助;2018年获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计划;2019年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 With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for Doctorate Study Doctoral Degree in Agriculture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 With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for Study as Master's Candidates Master's Degree in Agriculture
湖南农业大学 农学 University graduated Bachelor's Degree in Agriculture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教授
No content
No content
No content
Total visits
Month visits
Today's visits
Copyright © 2023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557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