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奇江 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江苏省花木协会荷花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生花卉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园艺疗法的理论与实践。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植物逆境响应机制与水生花卉功能研究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率先揭示氢气在植物中的生理功能;系统解析荷花对深水环境的适应机制、开花调控与弱光响应机理;阐明新疆雪白睡莲的低温适应特性及莲腐败病的致病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Plant Journal、Plant Cell Environ、Plant Soil等国际权威期刊,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曾获江苏省农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
研究兴趣
观赏园艺基础研究:
致力于运用分子生物学与生理学手段,解析重要观赏性状的形成与调控机制。核心研究方向包括:
(1) 荷花花器官发育的分子调控网络:聚焦于花芽分化和花朵建成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与信号通路。
(2) 水生植物环境适应的生理与遗传基础:探究荷花等水生花卉对非生物胁迫(如深水、弱光)的响应与适应机制。
(3) 品质性状的生物合成与调控:研究切花采后寿命、花香合成以及水体净化功能相关关键性状的形成机理。
园林、园艺应用研究:
聚焦创新技术的研发与集成,推动水生花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 园艺疗法与康复景观:基于感官刺激理论,开展香氛环境设计及其在促进公众身心健康方面的应用研究。
(2) 精准栽培技术体系:研发适用于荷花、睡莲等的水培、弱光补偿及反季节生产的精准调控策略。
(3) 种质资源创新与评价:构建水生花卉种质资源功能评价体系,定向选育新种质。
(4) 水生植物修复生态学:研究净化型水生植物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潜力与配置模式。
实验室剪影
夏天,我们有大片的荷塘,荷香伴我们一路。愉快的学习、研究,
可以一起渡过那阳光灿烂的夏,在漫长的路上,因为这所有,而不同。
No content
No content
No content
No content